江南体育,江南体育平台,江南体育app下载,江南体育注册,足球竞彩,篮球竞猜,体育投注平台2025年5月10日,首届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正式开赛。面对这样一个区域性足球赛事,新华日报敏锐把握战机、主动设置议题,组建近百人的全媒体团队开展创意策划和融媒报道,构建起党媒领跑策划、全网跟进传播的大流量新模式,成功助力“苏超”以第三轮“端午大战”为爆点全网出圈传播,为舆论场奠定了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总基调,发挥了主流媒体引领舆论作用。到6月21日第五轮开赛前,新华日报全媒体矩阵累计刊发近700篇稿件,全网传播量约7亿人次。其中,单场赛事最高直播流量近700万人次。新华日报13个分社联动推出的“城市 Battle 海报”“城市拉歌”“苏超对诗”“江苏十三宝”等系列短视频引发全网裂变式传播,多篇深度报道被央媒等转载。
精准捕捉关键传播节点。“苏超”第一轮比赛在平静中开赛,网上随之出现一些“散装江苏”的地域热梗。从网上片言只语中,新华日报编委会敏锐地判断其潜藏“城市认同”的传播爆点,第一时间在采前会上作出部署安排。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在“苏超”第二轮开赛之际,在全网率先开设“苏超”专题,并于6月初又首推“苏超”频道,以“江苏超会赢”为统一标识充分反映“人民的足球、纯粹的快乐”,下设“赛事要闻”“对阵日程”“绿茵风云”“苏超有梗”“苏超评论”“名家看苏超”“苏超对歌”“苏超斗诗”等板块,及时推出鲜活的赛事报道、幕后花絮。锚定第三轮“端午大战”这一关键节点,新华日报提前布局、加强策划,立体建构议题矩阵,在赛事前做足铺垫,对“苏超”的起势、发酵、扩散、出圈,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赛前放下身段玩梗造势。“苏超”第三轮赛前,交汇点新闻以“城市荣誉”“地域梗”为核心议题,推出包含图文、趣味解读视频、评论等近30篇预热稿件。5月27日推出的原创稿件《凭什么,“苏超”这次火爆全国?》,获得端内阅读量6万+,文中首提网民评论“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在“南京发布”用作标题发出推文后,成为“苏超”破圈的“引爆点”。此外,《“美酒加香醋,一分又一分”,本周六,宿迁队对战镇江队!》《端午“粽”级剧情:常州VS扬州,炒饭德比大战》等赛事预告,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将“苏超”与传统节日、地域文化深度绑定,激发情感共鸣。《江苏街头大屏突现“花式”应援》集纳整合各地搞笑大屏,在新华日报视频号播放超200万。新华日报13个分社脑洞大开,借助AI推出“踢飞你鸭”等“城市Battle海报”系列,率先以“斗图”掀起了一波“官媒玩梗”热潮,相关内容被自媒体大V广泛引用,在社交平台形成“城市PK”话题裂变,带动“苏超最新排名”等话题登上全国热搜,阅读量破亿,成功营造出全民期待“苏超”的热烈氛围。许多网民在新华日报视频号和交汇点新闻的相关报道下留言:“党媒也能这样玩?”“这还是我们熟悉的新华日报吗?”
赛况直播引发关注高潮。经向江苏省体育局全力争取,交汇点新闻、新华日报微信视频号开主流媒体之先,对赛事全程直播并开设回放专题。端午假期,“苏超”第三轮6场赛事直播累计触达800万人次,其中南京主场对阵无锡端内阅读量近700万人次,刷新交汇点直播端内纪录。新华日报视频号3场直播的表现也颇为亮眼,常州队VS扬州队观看人数5.3万,盐城队VS淮安队9.2万,南京队VS无锡队28.1万,为公众号增粉1万+,创下新纪录。直播不仅实时传递赛事信息,更通过弹幕互动、实时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增强用户临场感与参与感,使“云观赛”成为新的社交场景。在6月14日开始的第四轮比赛中,又策划在南京新街口等闹市区的新华金鹰户外大屏同步直播,吸引大批不能到场观赛的市民驻足观看,将赛事热度从线上延伸至线下。
打造多形态立体内容矩阵。在“苏超”传播中,新华日报注重可视化、互动化、有网感的融媒产品呈现,包括图文、短视频、系列海报、直播、数据新闻、播客、出镜评论等,营造出独具风范的“主流网感”,形成多元内容传播生态。轻量化短视频主要聚焦赛场高光与花絮;每一轮的“城市Battle海报”系列通过“埋梗”引发网民深度共鸣;《一图读懂丨数据起底,“苏超”球员都是什么来头?》《哪些球队最爱“猛攻”?四轮比赛,哪场最火?》等数据新闻,让读者对球队球员信息一目了然;《苏超“大白”话》播客栏目,身为资深球迷的记者透过热闹看门道,每期邀请嘉宾畅聊40多分钟,讲述苏超爆火背后的故事。构建立体内容生态,为的是既满足用户碎片化阅读需求,又通过深度内容提升传播价值。创意短视频《什么是“苏超”》,从“特别会拼”“最有水平”“强兵猛将”三个维度,诠释“苏超”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入选中国记协“我的代表作”。
□ 2025年6月14日,球迷在南京火车站G9253次列车前留影。当日,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四轮淮安队对阵南京队的比赛在江苏省淮安市举行,铁路部门开行南京站往返淮安东站的长三角首趟“苏超”球迷高铁专列,方便南京球迷前往观赛(新华社发 苏阳/摄)
主动下场与民间话语同频。传统党媒的“端着讲”与年轻用户的“玩着看”存在传播鸿沟。在“苏超”报道中,作为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主动下场“玩梗”。一方面,紧跟网络热点,及时二创整合各城市斗诗对歌、书信传情、名人应援等一波又一波的新动态新玩法,《集体返场!“苏超”对歌超全盘点》《茜茜,阿D喊你吃饭了》等大流量产品,让赛事充满趣味性和话题性,持续制造传播爆点;另一方面,强化UGC生产,面向网民互动征集“苏超”歌曲、设置在线投票、抽奖等,让“苏超”流量成为“留量”,形成主流媒体引领、网民C位表达的层层声浪,也实现党媒与自媒体的同频共振,使赛事话题突破圈层持续发酵。网民纷纷评价“就喜欢《新华日报》这种不端着的官媒”“第一次觉得党报这么懂年轻人”。
借力名人网红放大传播声量。策划推出《名家看“苏超”》专栏,刊发《毕飞宇谈“苏超”:它撑得住梗,也养得起梗》《〈人世间〉导演李路:用足球为文化“破题”,“苏超”真高明!》《作家祁智:谁也不服谁,“苏超”是江苏独有的“勋章”》等稿件,邀请名家深度解读“苏超”,也借名人效应提高用户打开率。主动和网红“叨叨傅”联动,一段不到10秒的短视频《里面都是“徐州红”,叨叨傅为徐州队“打call”》全网总浏览量超过2000万次,吸引网民点赞讨论,助力新华日报各大社交媒体账号快速涨粉。同时,注重在“苏超”传播中锻炼打造“新华网红”,不少文字记者纷纷尝试转型出镜,《常州为啥“越输越讨喜”?》《绿茵“老男孩”就像江苏亚马尔》等视频短评取得较好传播效果。
用群众视角书写身边故事。以草根选手为主、每队仅限3名有职业背景球员的参赛结构,是“苏超”一大特色。立足“全民参与”这一理念,新华日报注重从群众视角展现“苏超”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深入传播“人民的足球、纯粹的快乐”办赛理念。刊发《第三轮赛事热度继续攀升,场均观众突破万人》《端午18万名球迷观赛!“苏超”破圈,“全民大赛”何以炼成》《从“天时”观“苏超”——一只球何以踢出全网喝彩》《从“地利”观“苏超”——一只足球如何“解锁”省域均衡密码》,揭示“苏超”以体育赛事为“入口”,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鲜活注脚。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苏超”频道下设《绿茵之星》子专栏,集纳呈现《从土操场逆袭苏超“射手王”,他的成长故事,比进球更精彩》《“苏超”第四轮,这名村书记“草根球星”登场》等文字配视频稿件,聚焦特色球员或草根新星,深入挖掘他们的足球故事,讲述其成长与城市的关联。其中,《从拖鞋厂到“苏超”领头羊,这支球队的故事堪称励志大片》,记者充分采访挖掘拖鞋厂老板李太镇与珂缔缘俱乐部的曲折传奇,让更多读者看到每座城市背后关于足球与梦想的励志故事,给读者带来精彩的幕后故事。
把握主导权柔性引导舆论场。在瞬息万变的舆论生态场,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主动出击,有效引领舆论导向不走偏。比如,在常州队接连失利后,网上开始出现一些负面声音和评价,在提前做足预案功课基础上,交汇点新闻赛后立即推出《常州“赢”了》,将网民的调侃转化为对常州文旅和经济发展硬实力的关注度,被解读为“输球不输格局”的城市智慧;后又推出《常州队四场连负“一无所有”,小恐龙心碎了》AI创意视频,拟人化的“常州小恐龙”形象引发网民“心疼式支持”,评论区“常州加油”刷屏,为城市正面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南通队三连胜后引来“上的都是职业球员”的外界质疑,交汇点新闻一篇《“南哥”炼成记》,将“事”“理”说透,让人信服,稿件发出后不到24小时,端内阅读量超7万。
多维深挖唱响“挑大梁”强音。新华日报编委会从一开始就提出,要把“苏超”的宣传,作为激励全省人民响应党中央“经济大省挑大梁”号召、展现江苏人勇争先精气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助燃点。担当党报职责使命,新华日报充分发挥在深度报道和评论阐释方面的优势,通过综述、观察稿件等,展现“苏超”破圈带动的多维度效应。《当足球遇见江苏,那些比胜负更久的回响》《从花式“散装”到同气连枝,十三太保的“诗与远方”》等报道,从多角度剖析“苏超”现象的文化内涵与深远影响,多侧面、多层次突出江苏整体省份形象的展示和提升。《球能踢多远?一起看看经济大省的“足球经”》,将足球赛事与城市文化、经济发展结合,围绕体育、文旅、消费三个方面,展现江苏如何将体育热情转化为经济动能。《跟着苏超去读城》等系列专题报道,深度解读城市间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密码。在自媒体追求“短平快”流量的环境中,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需兼顾“热度”与“深度”,学会借梗说理。《新华日报》头版显著位置刊发“新华时论”《人人都想当“南哥”,共同成就“苏大强”》,深挖“散装江苏”梗背后的积极因素,从球场上的“你争我抢”,延伸阐释江苏发展中的“你追我赶”,指出每个争当“南哥”的城市,都是走在前、做示范,扛起发展大旗的勇士。《“苏超”现象的三个“想不到”》《苏超,踢出一记“人文经济学”好球》《“苏超”是怎样炼成的?》《散装?整装?精装!》《比赛第一,文明也第一》等评论文章,则从经济、文化、群众心理等多维度剖析“苏超”爆火原因,强化江苏“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的标识,激发全省人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深度。
□ 2025年6月21日,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的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比赛中,常州队主场0比4不敌南京队。图为当天拍摄的比赛中场休息时的恐龙主题表演(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跨部门协同联动高效作战。编委会统筹调度,在各媒体平台、各单位部门间建立高效联动机制,百余人的“苏超”工作群全天候加班加点盯线索、想创意、供内容,采写、制作、编辑、运营、分发等多环节“一条龙”丝滑配合,合力打好“苏超”报道持久战,齐心协力做大做强新媒体平台传播力影响力。尤其是,新华日报13个地方分社在此次“苏超”宣传中发挥了主力作用。各分社发挥深耕本地优势,同步设置本地化议题,形成“一市一爆点”的传播合力,首次展现了分社在优质内容生产特别是新媒体策划报道方面的巨大潜力,也极大提高了分社在当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 2025年6月22日,戴虎(前)在韩陈村所在街道的一处足球场,带领当地的孩子们一起训练。“苏超”第四轮比赛中,淮安队3号球员戴虎在比赛最后时间替补登场,在家乡献上自己的“苏超”首秀。作为“苏超”淮安队的一员,39岁的戴虎在绿茵场上司职边后卫,而他的另一重身份,是淮安市涟水县韩陈村党支部书记(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全方位跨界延伸聚合资源。交汇点组织创意团队、运营团队积极捕捉机遇,开展“苏超有梗”和赛事周边延伸开发,全网率先获得“苏超”文创特许授权,链接江苏本地文创、非遗龙头企业,对接苏陕合作安康毛绒玩具基地,形成江苏创意、IP 共创、苏陕合作的全品类全链条产业链。以“人民的足球、纯粹的快乐”为主IP,打造“十三太保”“新江南四大菜子”“叫南哥”等衍生产品。首批“苏超”特许商品正式上线后,很快售罄。团队还将与江苏省体育产业集团联手,打造“苏超严选”,在抖音、京东、小红书推出官方旗舰店,打造苏超体育新媒体矩阵,聚合达人主播,以直播、微短剧等带动产业优势,打造多元流量赋能的赛事电商产业运营。扬子晚报联合“苏超”官方赞助商策划《看苏超上天啦——千架无人机灯光秀》,用千架无人机把“苏超”热梗在壮阔长江上空轮番演绎,是在融媒营销策划方面的一次全新尝试,全网传播互动总量突破5000万。
“苏超”横空出世40天,新华日报社在助力“苏超”传播出圈、放大“苏超”综合效应等方面初战告捷,充分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是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一次重要实践。足球还在滚动,“苏超”的热度还在线上线下燃烧,新华日报正持续创新升级“新华打法”,全力追求爆款与精品齐飞、大流量与正能量双赢,把“苏超”故事讲得更生动鲜活。(作者顾雷鸣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赵冉系新华日报社总编办记者)
原标题:《主动抢抓传播先机 引爆“苏超”大流量——新华日报助力“苏超”出圈传播策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