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江南体育平台,江南体育app下载,江南体育注册,足球竞彩,篮球竞猜,体育投注平台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万木葱茏的盛夏,是沪郊果园的丰收时节,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奉贤黄桃、庄行蜜梨、金山蟠桃、仓桥水晶梨……都在枝头上泛着诱人的光泽。7月18日起,沪郊部分优质果园进入上海植物园、长风公园、中山公园等10座公园,开展地产安全优质果品推介活动,市民在家门口的公园就能买到这些来自本地的“甜蜜”。详见↓
本次进公园的果品主要有沪郊产的水蜜桃、葡萄、梨等,由果农当天采摘后送至公园果品市集点,省去了存储和层层转运环节,实现了“早上在枝头,中午到餐桌”,保证了果品的成熟度和新鲜度。
上海植物园(3号门)、长风公园(1号门)、黄兴公园(1号门)、世纪公园(2号门)、共青森林公园(西门)、中山公园(游艺区)、闸北公园(东门)、虹桥河滨公园(正门 长宁路2080号)、闵行体育公园(2号门)、大宁公园(南门 宜川路1068号)。
推介时间为7月18日至8月17日的周五、周六和周日,每个推介日的6:30-9:30(遇雨日或其他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因素暂停推介)。
市民除了在这些公园买到本地优质水果,还可以去沪派江南市集逛一逛、去郊区的休闲林地避暑。市林业总站今年举办的“乡土有约”系列活动将陆续推出沪郊优质果品进公园、沪派江南林产品宣传市集、沪郊开放休闲林地和果园画报发布、林果知识大百科等系列活动,向市民推介沪郊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推广沪派江南生态文化。
7月19日(周六)、7月20日(周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B1地铁通道(地铁人民广场站2号口),市林业总站将携沪郊林产品参与“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沪派江南市集活动。在市集中,活动方将邀请市民参与沪郊生态林产品和食用林产品(果品)的科普互动,参与者可沉浸式感受沪郊生态文化,市民还有机会获赠礼品。
如果市民觉得买来吃的不过瘾,也可以直接去果园游览、品尝、购买。市林业总站将发布沪郊开放休闲林地和果园画报,市民可按图索骥,前往郊区优质果园和开放休闲林地,品尝夏日阳光的味道,感受硕果丰收的喜悦。
经济果林作为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优美生活环境,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市林业总站最新统计,上海经济果林总面积15.77万亩,其中桃4.50万亩,柑桔4.54万亩,葡萄3.03万亩,梨2.60万亩。
梅雨期过后,连日晴天,持续高温,加速了果实糖分的积累,也加速了果实的成熟。水蜜桃的可溶性糖平均已达14度,成熟期比往年提早了3-5天,预计7月底结束;奉贤黄桃即将大量上市,预计可以持续到8月底;金山蟠桃正当季,销售期预计持续到8月上旬。日前,早熟葡萄品种等已上市,深受市民喜爱的“巨峰”“阳光玫瑰”“巨玫瑰”等大批中晚熟品种将在7、8月份陆续登场。梨早熟品种将在7月中旬成熟上市,常见的“翠冠”梨即将进入采摘旺季,可一直销售至8月底。
沪郊的桃主栽品种有“锦绣黄桃”“大团蜜露”“新凤蜜露”“湖景蜜露”“玉露蟠桃”。此外,还有“白凤”“春晓”“玉露”等水蜜桃品种,“锦园”“锦花”“锦香”等“锦”字系列黄桃,以及“金霞油蟠”“中蟠11号”等蟠桃品种。
梨的主栽品种有“翠冠”“翠玉”“苏翠1号”“清香”“黄花”,其中中熟梨“翠冠”占据绝对面积优势,单品种约占梨树栽培总面积的80%。
葡萄的品种众多,主栽品种有“阳光玫瑰”“巨峰”“夏黑”“醉金香”和“巨玫瑰”。此外,还有早熟品种“喜乐”“旭旺4号”“京亚”等,中熟品种“金手指”“藤稔”“金香1号”等,以及“美人指”“魏可”“比昂扣”等晚熟品种。
一些新优品种,如水蜜桃品种“加纳岩”“春晓”“红清水”“晚红露”“晚湖景”、梨品种“沪晶梨18号”“沪晓”、葡萄品种“妮娜女王”“黑皇”“浪漫红颜”等也得到了种植户的认可和消费者的追捧。
本世纪初,林业部门组建了7个市级果树专业研究所、建立了一支40余名拥有林果生产一线丰富经验的林果乡土专家队伍,不断优化本市林果产业布局,形成了“一区一品”“一镇一品”的栽培格局,南汇水蜜桃、仓桥水晶梨、金山蟠桃、马陆葡萄、奉贤黄桃、庄行蜜梨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近些年来,业务主管部门在沪郊的果品生产上大力推广智能问诊、环境精准调控、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农业机器人等现代农业设施设备,提升生产的精准化、自动化水平;推广环境友好型农艺措施,如病虫害生物防治、果园生草栽培、生态调控等绿色生产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果实的可追溯性,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溯源平台……并通过果树专业研究所的技术示范、林果乡土专家田间课堂的手把手指导等方式推动产业发展,沪郊林果呈现新态,如金山,不止蟠桃,蓝莓、葡萄、水蜜桃齐齐上线,崇明除了蜜桔,蜜梨和黄桃也相继涌现,沪产果品的注册品牌也逐年增加,明星品牌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本市注册的果品品牌已超过100个。
“十三五”期间,市林业管理部门对城市森林游憩开展了初步探索,在全市启动了开放式林地试点工作。“十四五”以来,秉持生态成果市民共享的初心,在探索试点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林地基础设施、优化林相结构与森林景观,陆续开展开放休闲林地项目建设与布局。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193个开放休闲林地,其中千亩林地17个,小微林地176个,主要分布在闵行、嘉定、宝山、松江、浦东等9个涉林区和临港新片区,涉及76个街镇。这些开放休闲林地让原本看得见走不进的密林成为“可穿行的绿洲”,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康养、休憩的绿色生态空间和大都市独有的城市森林体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