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江南娱乐 分类
江南体育平台 - 官方正版竞彩APP注册即送88元专业足球篮球投注平台史海钩沉:吉林市“东局子”那半个世纪的教育情结发布日期:2025-07-24 浏览次数:

  江南体育,江南体育平台,江南体育app下载,江南体育注册,足球竞彩,篮球竞猜,体育投注平台崇文书院是北华大学教师教育的发源地。虽然这个起点值得永远铭记,但大多数人往往忽略了从崇文书院到东局子的迁移过程,东局子在许多人记忆中似乎更像是源头。实际上,崇文书院与东局子之间的过渡是北华大学教育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在《吉林市政协文史资料》第五辑中,王绶之回忆道:“1906年秋季,吉林师范学堂在省城吉林正式开学,它就是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前身。该校位于松花江北岸东局子土围子内的西边。”这段历史应指的是外语学堂。到宣统元年(1909年),位于东局子的外语学堂并入了吉林初级师范学堂。从此,北华大学的教师教育与东局子紧密相连,二者之间的联系逐渐加深,直到今天。

  东局子,亦即吉林机器局,成立于1882年。当时,东北的局势紧张,中俄战争一触即发。钦差大臣、金石学者吴大澂应吉林将军铭安的邀请来到吉林,协同处理边防事务。经清朝批准,吉林机器局应运而生,局址设在吉林省城东松花江北岸,占地面积达29万平方米。

  吉林机器局的布局堪称宏伟,像一座古老的城池,周围被护厂河环绕,四角设有角楼。这里的设备大部分从德国引进,部分来自美国和英国,主要生产军火如弹药和枪炮。然而,这个东北现代工业的摇篮,从一开始便与教育紧密相关。机器局内开设了表正书院,设立了机械制造工业专科学校,虽然两年后因经费问题停办,但这片旧址却一直被用作办学之地。

  随着崇文书院迁至东局子,吉林省立师范学堂在此办学长达22年之久。辛亥革命后,学堂更名为吉林省第一师范学校,迎来了最辉煌的办学时代。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学校不得不离开东局子,先后迁至八百垄的吉林大学旧址,之后更名为吉林师道学校,并最终迁至欢喜岭后山的新校区。1946年春,吉林省人民政府迁入吉林市,谢雨天任省教育厅长,学校恢复开课。随着吉林被占领,学校更名吉林师范学校,并迁回东局子,继续办学。这一期间,许多进步教师和学生受到了迫害。学校校长变动频繁,教师张仁甫曾向省教育厅及财政厅请愿,学生与教师联合发起了罢教斗争。地下党员、历史教师李德俊积极传播革命思想,激励了多名师生投身解放区,参与解放战争。东北解放后,李德俊曾担任辽宁省教育厅厅长。东局子的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充满了英雄的气息。

  1948年3月,吉林市解放,东局子迎来了新生。随后,省政府教育厅着手恢复学校,并将位于北大街的原吉林二中作为校舍。1949年7月,学校再次由北大街迁回东局子的旧校址。1951年9月,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需要,吉林师范学校在东局子增设了大专部,扩建为吉林省师范专科学校。很快,吉林师专也由东局子迁至江南,即现今的北华大学南校区。

  1952年,留在东局子办学的是吉林二师。次年暑假,吉林二师也迁往江南,与吉林一师合并。从此,北华大学的教师教育历史也结束了东局子时代。半个世纪的风云往事,沉淀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我们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根据王绶之的回忆,我们可以勾画出东局子校园的模样。学校正门正对着土围子的南大门,进去后是号房和工友室,稍远一些是总务室和会计室。再往里是五间主楼,正门上悬挂着写有“教育救国”四个大字的匾额,校长、教务主任、训育主任、体育主任的办公场所分别位于四间房屋内。正厅后方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左侧为学生宿舍,东侧为厨房和饭厅,北侧是能够容纳两千多名学生的大礼堂。从大门到礼堂之间是一条笔直宽阔的甬道。西院的南端是一座二层的教学楼,楼上的教室与楼下的自习室相对称,每个班级都拥有独立的教室。楼后有多个功能室,包括游艺室、图书室、理化实验室、博物标本室和阅报室等。东院后方还建有两处篮球场,西院的空地上有排球场和网球场,而足球场则位于教学楼南边的运动场内……

  百余年的岁月,东局子的面貌经历了多次变迁。这座历经沧桑的历史院落,跨越了清朝、民国、日伪统治、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它从军火工厂到造币厂,再到教育中心,历经沧海桑田,最后被改建为吉林市艺术中心。今天,东局子不仅是东北现代工业发展的见证,更是北华大学教师教育历史的重要象征。每次经过这里,我脑海中回荡的,已经不是军火的响声,而是那曾经回荡在这里的书声琅琅。铭记东局子,铭记那些在此办学的峥嵘岁月,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能够汲取到崛起的力量。